Giter Site home page Giter Site logo

stories's Introduction

双非二本鼠之求职奇遇记

前言

谨以此文,记录一位叫做小Z的大学生的成长与求职经历,对小Z成长道路上所有提供过帮助的老师,同学,同事,Mentor,Ld,献上最诚挚的祝福与感谢。

由衷鸣谢小Z父母对小Z的大力支持

牛客限制1000字,后面分章节分段发吧。

特别提醒,本故事可能使用了AI相关技术,适合当作都市传说,蹲坑的时候观看

第一章-高考失利

小Z与大部分鼠鼠一样,出生在一个一般的家庭,母亲是小学老师,所以教育这方面比较看重。在一系列补习班与奖项的加持下,小Z进入了全市数一数二的中学分部,那一年是 2014 年。

初中的三年是小Z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,告别了大山里面的生活,全面转入现代城市生活,学了太多新事物,这个时候才大概知道qq以及qq空间的用法。看着室友用着 iPhone 6 一起玩游戏,这个时候对苹果设备还不感冒。偶然一次机会,室友们在熄灯之后还在继续玩,小Z发现一个细节,自己的 Android 机亮度开到最低还是很亮,但是 iPhone 的亮度就可以降到足够低。于是小Z下定决心,省吃俭用三个月,用800块钱买了一部二手 iPhone4s。至此开始了对苹果产品的折腾。
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就是2017年,马上要面临中考的压力。之前在小学能每次年级第一的小Z,到了这里只能排一个中等水平。整个中学2017级一共有两千多人,小Z能排在900~1000名,中考发挥得不错,最后的排名在700多,虽然离400名进本部有亿点差距,不过这个成绩进分部,也就是本校是没啥问题的。于是小Z继续留在了这个学校。

虽然高中还是在同一所中学,但是身边的同学也都不一样了,初中那会一个班上要么都是住读生,要么都是走读生。现在小Z班上一半是走读,一半是住读,再加上作为最后一届老高考,高一还要进行文理分科,整个班人员流动也十分频繁,大家都很忙,很压抑,现在来看,这就是人们说的高考决定一切导致的吧

从小学到高中,身边同学越来越陌生,自己变得越来越社恐。沉迷于折腾电子设备,捡垃圾,打LOL,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,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到中等偏下。

2020年7月7日,可能这是为数不多被疫情延长了的高考时间吧。出分的那天,本来估分可以排在1w名左右,但实际上位次排在了3w7。从分数上看,只高了一本线7分,在高中班上只能排在倒数的级别

看着身边的小伙伴在qq空间晒着自己分数,录取通知书,小Z一气之下删了大部分初中,高中好友,通过这样的方式,缓解心里的落差。其实主要是不能接受

从此之后,小Z基本上断掉了所有的社交媒体,原本中学期间喜欢发空间分享生活的他,现在变得冷漠,拒绝交流。高考完的暑假,小Z在家躺了两个月。

母亲在研究许久之后,给小Z报了重庆邮电大学第二批次软件工程,这个专业的最低分数线是505分,幸运的是,小Z考了507。

第二章-梦开始的地方

高考的失利给了小Z沉重的打击,不过小Z了解到计算机相关专业比较好找工作,工资也很高。小Z觉得要弥补自己的过错,在大学里面拿到一些成就。于是在开学前,小Z就自学了C语言,在加上自己有折腾与装机经验,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也不会很抵触。

进入了新的环境,没了之前的包袱,小Z决定开始重新做人。这个时候小Z和大部分大学生一样,大一刚进去不知道做什么,也有考虑过提升自己的学历。一次和室友去校园闲逛的机会,看到了有校园组织-红岩网校工作站的招新,室友说他听学长介绍过,这里面的人都是技术大牛,可以学到很多知识。招新宣讲会正好是今晚7点,小Z虽然不太懂,但潜意识里告诉他,反正晚上没事,与其打游戏,不如去听一听。

宣讲会开始了,学长学姐介绍着自己的部门,产品,视觉,Web前端,后端,最后一个出场的是移动端。学长说,移动开发部这边大三找实习很容易,在大厂一天有三四百的补贴,特别是iOS开发部,因为要求有 Mac 电脑,所以一直很难招人,有 Mac 的同学强烈建议试一试移动开发部iOS方向。小Z当时正好有 MacBook Pro 2013,而且考虑到做iOS的人数比较少,竞争压力小,更容易留下来,于是决定加入移动开发部。

移动开发部iOS学员群里总共有60人左右,学长有7个,3个大三,4个大二,群里有一些学习资料与建议,发布了一些预习作业。这边的学习模式是周末线下讲课,最后做项目参与答辩的模式,第一节课讲C语言,这里小Z毕竟之前已经学了一部分了,所以感觉压力不大。但是越往后面,课上已经完全跟不上了,学长们说平时多花一些时间自学,课上只能讲很少的一部分,大部分要靠你们自觉学习,线下上课其实也只能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。

这一时期是小Z比较黑暗的时期,面向过程,面向对象,Objective-C 语法,UI控件,内存管理等等,每天上完学校的课就是在B站学习相关开发技术,看了一遍,不懂,再看一遍,感觉会了,一写代码,又忘了,看第三遍,写了一些代码,找到点编程的感觉了。于此同时,一个做iOS的大三学长在QQ空间分享了自己拿到了字节跳动的实习Offer,小Z更加懂得,要学习技术,才能在网校这个组织留下来,认识更多有技术的人,之后也要去大厂实习。

大一上学期最后大作业需要做一个仿写知乎日报,或者自己写一个APP,带着作品参加答辩,通过之后会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。小Z发现,从最开始第一节课的快要坐满,逐渐来的人越来越少,大部分的人都是中途放弃了,但小Z坚持了下来,答辩的那天,来的人就只有4个人了。

答辩的过程不像小Z想的那么难,介绍了下自己的项目之后,也就是简单交流了一下,没有问什么特别的问题,后面和学长们聊天才知道,其实能带着项目来这里,已经超过很多人了。

第三章-风流人物

​ 大一下学期,这个时候基本上是学长一对一指导了,有时候学长会单独给学院布置一些额外的学习任务,不过每周还是会线下上课。与其说是上课,其实技术分享会更为合适。学长会把他们负责的APP(掌上重邮)中,一些有代表性的技术拿出来介绍,把开发理论知识与源码配合起来讲解,还包括一些通识知识,比如计算机网络,Git等。

​ 因为大一上学期打的基础还比较好,大一下的学习进度进展得比较顺利,最后不出意外的,小Z在内的4个同学,都加入了红岩网校移动开发部iOS分部。

​ 大一下学期结束,这个暑假需要留在网校进行项目实践,作为刚成为移动开发部干事的小Z,就负责iOS端掌上重邮的维护与迭代。暑假结束,新功能成功上线,小Z也要负责培养下一代的大一新生了。

​ 到了大二这个阶段,小Z觉得有一定成就感了,学习的强度放低了一些,在加上从皇家五栋换到新宿舍,换了新室友,每天晚上都是和室友们LOL上号。这个时期是小Z最快乐的时期。

​ 大二下的暑假,时间过的就是这么快,马上大三就要开始找实习了(按照历史惯例,学长们都是大三上寒假去实习),但是小Z的知识学的还不够,在开摆大半年之后,小Z开始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,操作系统,底层知识,去看学长的面经,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相关知识,刷Leetcode。事情发展到这都还好,暑假+大三上两个月时间准备,找个实习应该是轻轻松松。然而大三上开始,是小Z的至暗时刻。

第四章-至暗时刻

​ 2022年9月,重庆疫情开始严重,可怜的重邮学生们,遭遇封校这一最高待遇,被关在宿舍不能出去,每天吃饭都是只能宿舍代表出去领。虽然说现在来看马上处于全面解封的边缘,但是对于当时的小Z来说,出去实习已经成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再加上当时正值23届秋招,就业形势下降到了冰点,小Z把计划推迟到了大三下,准备那个时候再找实习,现在正好把不熟悉的知识再补强一下。

​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,一旦在一个环境中开摆,没有任何事物刺激,是完全不会想着学习的,于是小Z在网课+LOL的陪伴下,结束了大三上。

​ 大三下一开学,身边的同学都在讨论暑期实习,小Z的大四学长一起组织吃了个饭,学长们有两个签了字节,一个签了百度,还有一个出国。另外,同为大三下的另一位同事已经开始百度约面了,小Z开始慌了,他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准备。学长告诉他,现在马上准备,三月底开始投还有机会,一定要实习,没有实习秋招是很难办的。而且软件学院这边会有实训,这个打黑工一定要逃掉,非常浪费时间,在外面实习可以抵这个实训。

​ 小Z写好了简历,准备先拿小公司练手,然而招iOS实习生的小公司不多,就先面了一个重庆本地的小公司,问的问题很奇怪,没有问常规的八股,问的都是场景设计与项目,这是小Z的第一次面试,发挥的很不好,然而最后HR通知他过了,小Z决定拖一会,再看看大厂有没有机会。这个时候小Z不知道,正好是23届春招补录的时候。身边同时找暑期实习的网校同事们也反馈不好找实习。

​ 由于之前没怎么复习,基础知识不够扎实,算法能力也不出众,将近20家中大厂都挂了,由于这个时候已经4月20日,马上软院这边开始实训,必须要交在外实习证明,于是小Z联系了之前重庆本地小公司HR,同意去那边实习。补贴是元100/天。

第五章-不光彩的实习经历

​ 搞定学校那边的事情后,小Z准备去实习了,他从HR那里得知,还有一个重邮的同学要来,于是小Z加了那个同学的微信,叫他小W吧。

​ 小Z问小W:"你也是做iOS的?你学了多久?"

​ 小W说:"啊?你是做这个的啊?我是做C++的,我iOS什么都不会。"

​ 小Z:"这...那你为什么要投这个岗位?"

​ 小W:"我没投,HR主动找我的,说学C++的也可以做这个。我主要是逃软院黑工,先出来再说"

​ 小Z:"行,那明天一起去吧。"

​ 到了去公司报到那天,小Z填写了信息表,公司那边的人也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,小Z这个时候得知,除了小W,还有一个做iOS的实习生小Q,以及两个 Android 实习生,这两个 Android 实习生是大四的,院校档次也不算很高。

​ 小Q是最早来公司的,他是广州大学的,是广州人,又能懂重庆话。他已经来了一个月了,这期间一直再学习。小Z打完招呼后,开始问起情况来。

​ 小Z:"你们两个都做C++的?"

​ 小Q和小W:"嗯。"

​ 小Z:"那你们想做iOS这行吗?"

​ 小Q:"我们学校要求要实习,C++找不到,只能来这了,先应付一下吧,秋招再冲C++。"

​ 小W:"我都无所谓,不过我还是想做C++。"

​ 公司那边的人来说了一下,让他们边学,边做个Demo练手,到时候会有真正的项目让你们开发。

​ 开始了正式的上班生活,小Z他们iOS三人和两个大四 Android 一共五个实习生,中午一般去对面商圈吃饭,小Z问了问他们情况,他们是23届的,现在大四了,秋招根本找不到工作,之前去一家公司,看到前端和 Java 的简历堆成山了,之前学校教了一点 Android 于是打算换一条赛道。

​ 吃饭的时候,还给他们几个大三的讲了讲进厂的故事,说简直累的不行,两班倒,只要真的进厂干过活,不到万不得已,不会再去干了。

​ 回到平时的工作中,两个大四的有活在干,大三的三小只基本就自己做自己的,小Q在看C++,小林Coding,阿秀的学习笔记;小W在看iOS相关,练算法题;小Z在看书,学知识,投简历,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,有约面的情况下偷偷找会议室面试,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。

​ 一天上午,两个大四的哥们走了过来,小Z觉得不对劲,通常是中午才会过来喊着一起去吃饭。

​ 大四哥们:"怎么还在这,走了。我们在外面等你们"

​ 小Z:"???"

​ 不一会,HR来找三小只谈话了,大致的内容就是项目进行不下去了,这边也留不了你们了,建议转 Java ,行情会好一些,校招生还是从事 Java 开发会更合适一些。

​ 收拾完东西后,五小只成立失业五人组,中午在熟悉的公司旁的商圈点了顿干锅。

​ 大四哥们:"艹!**公司,RM养不起就不要招,浪费Lz准备考公的时间。"

​ 大四哥们二号:"算了算了,那还能啷个办呢,继续投嘛。不然又只有进厂了。"

​ 小W:"哎呀,我觉得那个人对你还可以啊,还给你分了点活干,说明还是想培养你的,要不你现在回去再问一下。"

​ 小Z:",我们属于是整个业务线没了,没有什么挽回的余地了。"

​ 小W:"你不能楞个想啊,他可以帮忙维护现有的项目啊,我觉得你还是回去谈一下比较好,我们勒些大三的无所谓,但是你们已经大四了。"

​ 小Q一直没怎么说话。只是抱怨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应对学校。

​ 大四哥们:"小Z,你好像学了两年移动开发吧。"

​ 小Z:"嗯,我就是做这个的,之前大厂面试没发挥好,只能到这边混一混了。"

​ 大四哥们:"据我们所知,这个移动端也不太好找工作,我们 Android 还好一点,可以做车机什么的,你 iOS,呵呵,只能说很有勇气。"

​ 小Z:"..."

​ 小Z:"你打算之后怎么办?"

​ 大四哥们:"考公啊。"

​ 小Z:"那你考公那些信息从哪里获取的。"

​ 大四哥们:"xxx,xxxx,xx 这些APP。"

​ 小Z:"行。"

​ 吃完饭后,大四两哥们要道别了,不忘提了句有缘再见,其实我们都知道,这就是最后一面了。

​ 失业三小组开始了重庆一日游,一路步行到千厮门大桥,路上讨论着专业,学校,之后的打算,晚上吃了个疯狂星期四。现在是退潮的季节,来江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,有人拍婚纱照,有人唱歌,有小孩嬉戏,对于小Z来说,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,他只觉得他们吵闹。在其他看来这就是三个出来游玩的男大学生,不过小Z不希望别人知道他的故事。

第六章-回学校打黑工

​ 玩完一天,回到家里,小Z向父母坦白了这件事,父母也觉得现在就业形势不好,建议小Z考虑体制内,虽然不挣钱,但是稳定。小Z沉默了。

​ 当时已经5月份了,小Z刷着牛客,似乎还有人在不停地拿 Offer,甚至他在网校的同事都已经去腾讯音乐TME实习了,金三银四的道理失效了?小Z看着一事无成的自己,开始睡不着觉。

​ 考虑了两三天,小Z这次选择相信父母,去了解了一些进体制内的方式,开始学习行测等相关知识。

​ 不出意外的话,就要发生意外了。

​ 小Z 招聘软件上的状态还没有改,还是正在找工作状态,5月18日上午,小Z收到了一位HR的沟通,说这边招iOS开发实习生,要不要考虑一下。小Z发现这家公司在重庆邮电大学里面,觉得很奇怪,为什么学校里面的组织会招外人。不过没有想太多,小Z投递了简历,顺利地约了面试。

​ 5月24日,腾讯会议,面试内容很奇怪,没有问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,反而是问什么绩点,计算机网络考了多少分这类问题,整个时间很短,十五分钟之内就结束了。

​ 6月2日,约了一个线下面试,小Z很紧张,这是他第一次线下面试,不过面试的过程中还是没有问很多八股文或者技术相关的点,还是以聊天为主,有点像研究生复试,后面才知道面试官其实就是校内老师,他们给本科生开这些岗位其实也是考虑到今年就业形势不好之类的。

​ 面试结束,小Z回了趟宿舍,发现软院所谓的实训还没开始,学校说是4月20日开始,据小道消息说现在还没招标到企业过来培训。现在交实习材料都还可以,不少人都被软院骗了。

​ 小Z和宿舍的好哥们分享了这些事,准备明天去信科楼那边上班了。补贴是130元/天

​ 这边的老师介绍了一下整体的情况,小Z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研究生打工的地方,不过小Z也没想那么多,现在的小Z的策略是积累一下项目和实习经验,准备秋招。

​ 随着工作进展,小Z越来越觉得不对劲,首先,同事是一位重邮研究生,而且也是基本不会iOS,有时还得小Z带他,项目基本就是小Z一个人在做。

​ 下来交流的时候,那个研究生告诉小Z,这里的人都不太靠谱,我们来打工就是纯混时间的,我们根本不想做这些东西。小Z沉默了,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看书学习刷题上。

​ 最后项目做完,交付之后也没什么问题,小Z稍微松了口气。

第七章-友人相助

​ 小G:"找到工作没?"

​ 6月下旬,小Z还在信科打着黑工,这个时候他的同事,移动开发部部长,小G,发来了一条QQ消息。

​ 小Z这个时候想起来四月份的时候大伙都在吐槽找不到实习,小G说,找不到工作咯,好像只能去双选会了,实在不行 Java 也可以投。

​ 小Z:"没,沉淀秋招。"

​ 小G:"要不要试一下xxx这边,问得不难,我帮你问了下,iOS也要招。"

​ 小Z:"有这种好事?"

​ 小G:"[图片]"

​ 小G:"你把手机号给我,我把你微信推给HR。"

​ 微信:请求添加好友-你好我是xxxHR

​ HR:"请问是小Z吗,是正在考虑我们公司iOS开发实习生岗位吗?"

​ 小Z:"是的"

​ HR:"嗯嗯,你的情况你同学已经介绍过了。"

​ HR:"我们公司是大小周,能接受吗?"

​ 小Z:"当然可以。"

​ HR:"好的,那这边约个时间面试吧,7月6日 16:00 怎么样。"

​ 小Z:"没问题的。"

​ 不一会,面试邀约的邮件就发到了小Z的邮箱里,小Z明白,这是他能搭上大厂实习的最后一班车了。现在是2023年6月26日。距离面试还有10天。

​ 但是操作系统相关知识还没学完,没时间想那么多了,网上看了下普遍对南京大学jyy老师的课程评价比较高,5天时间,看完了2022,2023的操作系统课程,学到了不少东西。1天时间,拉通复习一遍计算机网络,2天复习iOS相关知识,最后两天看了看练过的算法题与总结的解题思路。

​ 7月6日,小Z没有去信科,请了个假,早上起来,练习了一下自我介绍,中午又看了一下知识点。

​ 14:30

​ 15:00

​ 15:30

​ 15:45

​ 15:55,小Z进入了面试链接

​ 15:59

第八章-孤注一掷

​ 面试官发起了视频通话。

​ 面试官:"你好,问下是小Z吗?"

​ 小Z:"是的,需要我做下自我介绍吗?"

​ 面试官:"好的,请开始吧。"

​ 小Z:"你好 我是小Z,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大三学生。这次应聘的咱这边的iOS开发实习生的岗位。我个人也是xxx的忠实用户,之前有很多次看到xxx排到了app store 的免费榜第一,并且社区里面的内容很不错,ui交互设计很好,热度也比较高。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。

iOS开发一直是我希望长期从事的工作,因为一直比较喜欢苹果的产品,早年就接触过iphone,玩过越狱对于苹果系统与产品比较熟悉。

在上大学之前就是用的MacBook,也是因为有Mac电脑,所以我参加了红岩网校工作站,从事iOS开发工作,负责掌上重邮的更新与维护。到现在积累了一年多的开发经验。在github上写了一些学习记录。

除此之外呢,我也比较关心前沿技术的发展比如每年的WWDC,以及ChatGPT,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新工具的诞生,人工的劳动会越来越少。ChatGPT给我带来的惊艳:代码解读,命令行工具基础用法,我们可以使用ChatGPT来做许多Tutorial级别的事情。

由于ChatGPT的出现获取知识的难度降低了,现在更关注的是获取哪些知识,也就是说能问出怎么样的问题,GPT可以快速地补全缺失的基础知识。

前几天有安卓的同学说这边有招ios的,看了一下岗位的要求,认为匹配度很高,正好自己也想拓宽一下业务面与技术面非常希望能够加入xxx从事iOS开发相关工作,进到一个更大的平台。"

​ 面试官:"OK,刚才你说你有使用过我们公司的产品,你觉得xxx做的怎么样,谈一谈你的理解。"

​ 小Z:"好的,我认为可以两个维度来讨论,一是内容,而是交互。"

​ 小Z:"内容方面,好几次在某些搜索引擎搜索一些内容的时候,下面会有咱公司相关社区的内容,里面的内容质量非常不错,大多都是针对于年轻人优秀内容,对于我自己来说,有一些小众爱好等也都可以在xxx上找到相关内容,反而不能在传统搜索引擎获取满意的答案。我认为这也是xxx现在这么火的原因,于是我打算下载App。App的体验也相当不错,在搜索或者浏览内容的时候,不会有很奇怪的广告抢占屏幕空间,简介又高效。随着App的使用,首页推荐算法做的很棒,很能留住用户。"

​ 面试官:"是的,我们xxx整个公司也是以年轻人为导向的,那么我现在来问一问技术相关的问题。"

​ ...

​ 小Z:"这个算法大概的思路是这样,继续写的话可能时间不太够了,您看看还要继续吗?"

​ 面试官:"没事的,我看你思路基本是对的,你这边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?"

​ 小Z:"我想问下我还有哪些需要加强或者改进的地方,我能满足咱这边对于实习生的要求吗?"

​ 面试官:"首先我觉得你的基础是很不错的,基本上 Objective-C 可以算精通的水平,有些问题我们问社招都不一定能回答上来的,你能给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,这是你的优点。对于后续的提升的话,能看出来你缺乏对于大项目的经验,比如一个项目,可能每一天有好几百人往里面提交代码,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做出什么处理,冲突如何解决,如何高效沟通,这是你需要后面学习和加强的地方。还有一点就是 Swift 语言,你也说过你只是了解,没有系统的学习,这部分也是需要注意的。"

​ 小Z:"好的,明白了"

stories's People

Contributors

zhongwentao2002 avatar

Stargazers

 avatar Ziko avatar

Watchers

 avatar

Recommend Projects

  • React photo React

    A declarative, efficient,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.

  • Vue.js photo Vue.js

    🖖 Vue.js is a progressive, incrementally-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.

  •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

   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.

  •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

   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

  • Django photo Django

   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.

  • D3 photo D3

   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, Canvas and HTML. 📊📈🎉

Recommend Topics

  • javascript

    JavaScript (JS)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-class functions.

  • web

   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. New door for the world.

  • server

   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.

  • Machine learning

   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.

  • Game

   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, make everyone happy.

Recommend Org

  • Facebook photo Facebook

   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. NB: members must have two-factor auth.

  •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

   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.

  • Google photo Google

    Google ❤️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.

  • D3 photo D3

    Data-Driven Documents codes.